余事情自己打理,待以后条件好了再另买丫头明清的两个姨娘还要帮助林心慧照顾一双儿女,明澈的两个姨娘帮长生一起照顾锦姝。为了以防谢家万一遭祸再牵连家奴,所有奴仆都是雇工身份,不用卖身为奴。
开始四个姨娘颇有微词,她们在谢家虽是妾室,但每个人也有大小四个丫头服侍,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没有丫头服侍,虽不用做饭,但是洗衣晾晒和打扫屋子却得自己动手,还要帮忙给几位公子小姐缝补洗晒衣物,要不是实在没处可去,大概就要弃家而去了。
后来听说庄子虽然有粮食蔬菜,但是做衣等花费都是姑奶奶谢明珠的私房钱,要不然连饭都吃不饱,又见林心慧因为只有一个丫头许多事都要亲力亲为,再想想在牢中的生活,也都压下了心头的不满,老老实实地听从老夫人的安排,因为她们本身也没法选择,不离谢家,起码有容身之所和温饱的生活。
万一老夫人借口养不起卖了她们是很正常的事,她们都不是处子之身,又年过二十,身无半分积蓄,无亲友可以投靠,若卖到贫寒之家或者不堪的地方,还不如在这里清静舒服,而且谢家到底怎么样还说不来,说不定一道圣旨又恢复了昔日的富贵荣华,所以一定要留下来。如果老夫人真的要卖她们,就是明澈和明清回来了,在这种情况下也不会有微词的,何况她们本就是不受宠的人。
李姨娘心思玲珑,知道老夫人和明澈颇有隔阂,担心时间长了没有明澈的消息老夫人容不下她们,所以对照顾锦姝不怎么上心,倒是天天地拉着莫姨娘巴结讨好老夫人和林心慧,今日亲手绣了帕子,明日下厨煲汤,甚至专门采蘑菇给老夫人做菜尝新鲜,把全身的十八般武艺都用上了。当然,以李姨娘的处事老练,当然不会刻意冷落长生和锦姝,每次孝敬老夫人的时候,都不会忘了她们。
长生知道她们也是可怜人,倒也乐得坐享其成,不去计较什么。趋利避害是人之本性,何况当人连自保的能力也没有时,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只是一种本能而己。
生活安定下来之后,老夫人立即开始关注孙子们的学业,立即派人买来了一些书本,因为前途未赴,也因为暂时请不起教书先生,老夫人就求了也带上,虽然谢家没落了,但总是世家名门之后,儿孙总不能不识字。
因为所有的人月银都极低,只有长生最高,是一两,和老夫人一样多。虽然和以前没法相比,但此一时彼一时,在这种情况下,长生已经很满意了,所以当老夫人提出学习增多她的月银要翻倍时,长生拒绝了,因为她不想让老夫人为难。
这么一大家人,庄子里虽然不缺粮食蔬菜,但其他开销哪一样都要钱,谢家又家财尽失,再无其他进项,只依靠谢明珠的馈赠过活,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学生从一个变成三个,她也不好意思多拿月银,只希望明净和明澈赶紧出狱,即使不能恢复以往的富贵荣华,但有几个大男人在家,不象现在全是妇孺,他们总会想些办法,心里多多少少要踏实些。在这个时代,养家是男人责任,哪怕是大唐。
至于明清,长生恨不得他一辈子都坐牢,虽然他的三个儿女也很需要这个父亲,但是想起他对自己的邪恶用心和对紫葫做下的恶行,长生怎么也无法平静内心的厌恶和愤恨。
如今不比以前在谢家,同在一个府里也不会轻易碰到,在这个小小的宅子,如果谢明清回来了,天天打照面是难免的事,一想起他淫邪的目光,长生更是厌极。只能期盼着他以前为太子做了那么多事,最好被李世民关一辈子都不要;回来才好。
长生求老夫人打听一下府里家奴的下落,她以为看在瑞姑的面子上,老夫人肯定会重视一些,瑞姑服侍老夫人一生,没有嫁人没有生死,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老夫人,因为谢府抄家她也被没入官奴,长生以为老夫人会想方设法寻找瑞姑的下落,顺便可能打听紫葫她们的下落,谁知老夫人却一口拒绝了。她说谢家如今正在风尖浪口上,虽然暂时赦了她们,那是因为皇上不忍心罪及妇孺,其实心里还是很记恨谢家的,要不然也不会至今还不放明澈兄弟三个,说不定什么时候一个不高兴,她们的命运就很难吃晓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多事不如少一事。
长生方才明白她是不会把奴才的死放在心上,在她看来,奴才忠于主子,为主子受难是天经地义的事,长生只好暂时做罢,只等以后再想办法。(,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第249章、亲人来访
谢家祖坟位于向阳的山坡上,其实大多数是衣冠冢,因为谢家祖籍并不在武功郡,而在遥远的南方,祖坟宗祠早毁于战火之中,族人为了生活四散飘零,一部分来到武功郡依附谢府生活,武功郡成了谢氏家族最大的聚集地,索性以此为祖籍,选得风水宝地另建了祖坟和宗祠,好多以衣冠冢代替,出了抄家这样的事,谢家并没有祖籍可回,武功郡已经成了谢家的祖籍。
宅子后面是向阳的山坡,祖坟就建在那里,前面是平坦的良田,若不是谢家享惯了富贵,应该说这种耕读传家的生活很不错了,可惜无论是老夫人还是林心慧,还是几个孩子,都是富贵中生富贵中长的,从生下来就过着人上人的生活,在看她们看来眼前这种吃穿用度还不如谢家以前得脸的奴
喜欢退役宫女请大家收藏:(m.aszw.win),爱上中文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