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
失踪人口回归,最近一直出差,一直缓慢的每天都在手机上码一点,手上其实已经写好几章了,但是是倒着写的!没错!
没次写完想发,发现前面要补点内容,于是又写一章,然后感觉还能加点,于是e。。。。
写到这里突然觉得秦始皇完全可以开个脑洞文啊,暴躁老姐的故事,不过暂时是拒绝的,这篇文查文献已经查吐了......历史盲的血泪。
第97章 第九十七章 你是朕的皇后
叶昭死后,柳梓伊被丢回柳府,只是常常来皇宫看望柳惜音这个姨母,顺便找巴特/尔玩耍。
乌恩曾下禁令让柳梓伊一月只得来一次,结果巴特/尔闷闷不乐了好久,柳惜音居然也说想念的紧。
柳梓伊不能来,变成了柳惜音时不时带巴特/尔回柳府,柳夫人见到柳惜音又免不了唠叨几句。
好几次,柳夫人都心急柳惜音怎么成婚数年,都未怀上孩子,柳惜音无奈之下只得谎称在遭遇洪水那年,不小心伤到了身子,无法怀孕。
惹得柳夫人唉声叹气了好久。结果每次柳惜音去柳府,柳夫人不是神色隐晦的拿出什么疗养偏方,就是找什么江湖神医来。
柳惜音哭笑不得,只得减少回柳府的次数,让柳梓伊从后门来宫里。
后来乌恩知道原委后,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也不管了。
与吐蕃开战的这一年,调度军队,制定一些临时的政策,也是乌恩最忙碌的一年,常常处理公文到深夜,扛不住就直接睡在书房里了。
柳惜音常劝她顾及自己的身体,把一些事交给大臣去做,可乌恩不愿意放权,免得受到权臣的掣肘。
汉人在朝堂上虽有一席之地,但地位比起原来西夏的官员还是差了一些,而西夏的官员里不少是在西夏打天下时提拔的能臣强将。为了稳固大夏的统治,乌恩将大部分的西夏官员放到了地方上,所以朝中汉臣的人数反而更多一些。
前朝时,对文臣的待遇太好,使得这些汉臣习惯了动不动就进谏,言辞激烈,闹得乌恩时常气不打一处来。
但乌恩也没有彻底架空朝中汉臣,打战还是西夏的将军靠得住,但要论财政和行政的才能,还是汉臣做的更好。
战终于打完了,但拿下吐蕃后的善后事宜同样令人头痛,桌上奏折堆积的速度开始超过了乌恩的批阅速度了。
想起自己已经五日未回寝宫了,柳惜音虽嘴上说理解她的辛苦,但那幽幽的眼神分明是委屈的。
乌恩不得不开始反思了,曾几何时她是一个坚定的民主主义者,如今自己却变成了极权者,手握大权确实让她的政令实施起来畅通无阻,有些政令并不是所有大臣都支持的,但他们除了笔上和嘴上反对一下乌恩,真要实施起来,谁都拿皇帝没办法。
可日子久了,独断专行的弊端也显露出不少,虽然也会听取朝臣的意见,但终究乌恩还是在按自己的判断和喜好施政,有些政令乌恩不顾反对颁布下去,最后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甚至起了反效果。
乌恩也有些担心,自己现在尚且年轻,脑子清明,等以后年纪大了,她也不敢保证自己的每一道圣旨都正确可行。
左思右想之后,乌恩借鉴明朝建立了内阁,设三位辅臣参预机务,供她咨政之需,每五年一轮换。
宏武六年,日常的奏折被内阁分担出去,乌恩只负责最后的参决,一下子轻松了不少。被战事拖累的财政也开始复苏,看着越来越丰盈的国库,乌恩压在心底的小心思又开始活络起来。
听说陛下又开始去乐府捣鼓了,柳惜音这回也未阻拦,乌恩已经提前知会过她了。再者知道了乌恩原来生活的地方大家都习惯于看表演,也没多想。
但当听闻乌恩在皇城外新修了一座宫殿专司此事时,柳惜音还是有些惊讶。
而且这一年乌恩忙于战事和朝中事务,柳惜音多少还是感觉到了冷落,如今又整日忙于取乐,想起自己生辰也快近了,竟仿佛忘了一般。
听见柳惜音叹气的红莺询问道:
“娘娘,近日来心绪不畅吗?”
“也没什么。”柳惜音说,“听宫人说新修的宫殿前些日子修缮完毕了?”
“是的,皇上还亲自取了名,叫‘霓裳宫’呢。”
“红莺,我们出宫看看。”
“是,要仪仗随行么?”
“不必了,着常服带上几名侍卫即可。”
“奴婢这就去办。”
虽说是皇后,可同样身不由己。自古以来宫规森严,太后、皇后回家省亲时都需要上秉天子,得到批准才可出宫。
乌恩倒是不讲究这些,让柳惜音何时想出去便出去,但在外人看来还是不合理法,所以每次柳惜音出宫皆是轻车简行。
许久未曾出宫的柳惜音没有直接去“霓裳宫”,而是在汴京的街头闲逛了许久。
“比起上次出来,商贩又多了许多。”柳惜音感叹。
“可不是嘛,街头又建了许多高楼,没准再过几年,白矾楼这第一高楼的名次就要不保了。”红莺回道。
柳惜音正望着繁华的街景,没注意数丈之外的拐角处,有人目不转睛的看着她。
钱林是京城富商家的嫡子,没想到从自家酒楼出来就见一绝色佳人伫立在门外,他只见她的侧颜,好似一笔一划描摹出来的完美五官,纤长的玉颈,一身素雅的白裙与周遭的贩夫走卒格格不入,像是误入人间的谪
喜欢将军在上 西夏女王子请大家收藏:(m.aszw.win),爱上中文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