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费尽口舌才让陈太后相信,没有人打算动外戚,无论哪一方势力都没有这个打算,哪怕是针对燕赵歌的势力也只是单独针对燕赵歌,而不是想着将燕赵陈三家都拉下水。
当然如果真的都拉下水了,他们也不会退让半点的。
这一句话长公主没有和陈太后说。
陈太后听了也只是徒增担忧罢了,陈家在这场斗争之中是没有还手之力的,根基还是太浅了,燕赵两家如果不是长公主屁股坐歪了,也很难全身而退。
邯郸侯雪夜叩阙鸣冤的消息不胫而走,原本因为外戚和天家关系的特殊性,是禁止百姓大肆议论的,但先前的一个月京兆尹并未明言制止流言,宫里对于这件事上也一言不发,有心人便肆无忌惮了起来。百姓们战战兢兢了几天之后发现勋贵们也在编排外戚,也就放心了。
太学闭门教书,禁止太学学子参与这一场舆论风暴,违律者立刻逐出太学。
傅少师府。
先帝驾崩之前拜故傅丞相子傅致学为太子少师,先帝驾崩后,太子登基,傅致学迁为少师。
傅少师听闻后,长长叹了口气。
“况之。”他叫来自己的长子。
“父亲。”
“待此事过去,便让净之住在太学里头。”
傅况之吃了一惊,傅净之是他弟弟,傅少师的幼子,他问道:“父亲您先前不是说太学里闲杂人等太多,不适合净之住在里头吗?”
傅少师叹了口气,道:“此一时彼一时,眼看着风雨欲来,傅家如何还能置身事外?锦上添花终究不如雪中送炭。”他看着傅况之道:“你的性子出不得仕,在家里潜心读书,等时机到了去太学做个先生罢,也好和燕家结一份善缘。”
傅况之知道自己能力在哪儿,也没什么怨言,但对于父亲说的和燕家结一份善缘却十分不理解,问道:“燕家境地已经沦落至此,我们家虽然不至于落井下石,也该快快避让。父亲为何说要结一份善缘?”
傅少师摇了摇头,道:“你只看见了有数位勋贵名仕与燕侯为敌,可这其中是否有一位实权将军参与?是否有掌权的宗亲参与?是否有封疆重臣参与?参与的话又站在了哪一边?”
傅况之一边听着傅少师的话一边想着,发觉根本就没有任何一位将军掺和进去过,宗亲倒是都下场了,却是站在燕赵歌那一边的,流言里也毫无封疆重臣的身影。
“父亲,您是说……”
“你只看到了燕侯在河东杀了许多人,就将他当成了酷吏之流,但也不要忘了,燕侯是去赈灾的,而河东勋贵,犯了大逆不道的罪状。”
“便是如此也难逃问罪,前朝数位酷吏皆有功于前朝皇帝,最后不也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
傅少师不由得看了傅况之一眼,道:“但不要忘了,燕侯曾经为昭德皇后跪灵,又有仁宗皇帝圣旨,得先帝赐予天子剑。”
傅况之一惊,昭德皇后代表了代宗皇帝,这么说来的话,燕侯实际上是有三位皇帝为其背书的,这样的人若还不能被天家信任,那天家就真的无人可用了。
“父亲,那为什么外头的人看不见?”
“昭德皇后薨逝后没多久就有北地大捷,紧接着先帝驾崩,谁还记得燕侯曾为昭德皇后跪过灵?当日为昭德皇后跪灵的朝臣宗室子弟数不胜数,燕侯在其中毫不显眼,便是看见了,也只当是哪一位封王世子罢。”
傅况之恍然大悟。
“燕尚书的儿子在太学,右相府的顾令仪也在,太后前些日子夺了陆成侯嫡子的继承权,改为过继了一个族中子弟,这个孩子也在太学里头,净之若是能和他们成了朋友,即便我致仕之后傅家无人出仕,也不至于落败得太厉害。”
傅况之羞愧地低下了头。
“这不怪你,你幼时我就没有打算出仕,也没有好好教你。”傅少师道:“等太学休沐去蓟侯府拜访一下,拿那燕宁康的文章来给我看看。”
傅少师的父亲为丞相时,仁宗皇帝才刚刚登基,代宗皇帝退为太上皇,却仍旧影响着朝政,傅丞相因此而谨小慎微,连收徒都不曾,甚至将有状元之才的儿子压到了二甲。傅少师也养成了这样的性子,一辈子不曾收徒,如今却要为了自己死后两个无法在政治上生存的儿子去收徒弟。
傅少师看着笨头笨脑的长子,又叹了口气。他原先想着给幼子定下右相家的那个姑娘,不说能让傅净之就此平步青云,但靠着右相的遗泽和镇南将军却也不会稀里糊涂就得罪了人去,可如今要靠着燕家保存自身,却不好和燕家抢人了。
镇国公府。
镇国公爵位乃是开国爵位中最顶级的一位,如今传到了第五代。世祖皇帝北伐时,三代镇国公并镇国公数位兄弟族亲死在战场上,两度救下了世祖皇帝的性命,等到代宗皇帝时镇国公府竟然死的剩下了一门寡妇带着几个还没有车轮高的幼童,承爵的连枪都挥不起来。代宗皇帝惦记着镇国公府的恩情,数次施恩,下嫁公主,赏赐姬妾。也因此,镇国公府一直在勋贵中保持着超然地位。
所有因河东事而对燕侯不满的齐聚于此,不少人面色郑重,甚至眼神惊惧。
这一个月,他们不留余力地对着燕侯出手,甚至裹挟着赵家和陈家,哪怕用了民声这种令天家无比忌惮的手段,就是希望能一口气将燕侯打死,最好十几二十年都不能起复,也好叫长公主知道,什么叫做世爵,让长公主不敢
喜欢本侯有疾请大家收藏:(m.aszw.win),爱上中文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