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他在上陈给李朗的“万言书”中,曾轻描淡写过此物,兴许是李朗当他信口开河,没有放在心上,故此一直没有问起。
皇帝的雄心是收复中原,复锦绣河山,然则自古以降,少有江南克北的先例,多为是华北一统之后,江南政权覆灭不远的记载。
南方地形多变,且气候物产迥异,难出千里良驹,无战马便无骑兵,铜铁矿乏,要敌北胡骁勇,渡江进军,谈何容易?
赵让在任南越将军时候,便因百越族人惯于山林作战而联想到日后与北骑交锋时难以避免的窘境。
而他当下所绘,欲交给皇帝的物件图纸,原物是机缘巧合中从一批避难至南越的东甌人手中购得,经赵让实践,在威镇臣服蛮夷中居功至伟,虽有弱点,但其效甚大,后经他们召集工匠悉心改造,更见神威。
赵让原希冀以此向李朗交换些条件、什物,但事到如今,便连这点私心也已荡然无存。
李朗——赵让长吸口气,将书案上的卷轴收拢,搁在一边,抽出白纸来,随手草写下:“区区成败且休论,千秋唯应意气存。如是而生如是死,犹今又觉布衣尊。”
再沉吟片刻,在这四行下添上高正临终念念不忘之言:“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易简以消天下之险阻,非圣人之徒,其孰与归?”
他在“圣人”二字下连笔圈画,默道:“小高,多谢你舍命相救,只是长乐该多伤心啊。”
与墨迹未干的草字相对须臾,赵让愈发气闷,起身便往殿外去,留意到内侍们手忙脚乱地跟上,不由暗地好笑。
因身份特殊,除非皇帝有召,赵让不曾踏出过承贤宫,最多也就去宫中后苑走走,但如今他心境迥然,不愿再在宫中被动死守,李朗既未将他禁足,他又问心无愧,有什么可介意的?
到了承贤宫外,赵让忽而想起一直以来挂心却没机会探查的事来:当日静华宫内,李铭来去自如,既非正大光明地登堂入室,也不是穿高纵低地飞檐走壁。
若说初次出现在后花园那回是趁夜深人静地翻入,但李朗突如其来地驾临之后,李铭竟也可以全然避过众人耳目无声无息离开,实在不可思议。
要知当日静华宫中可不止高正、长乐二人,皇帝圣驾所至,随扈成群,遍及宫中。
赵让之前便隐隐有所怀疑,只不过迁移居殿的事接踵而至,根本分不出身一探究竟。
他婉拒了内侍们气喘吁吁抬上来的软舆,问明方向,快步朝静华宫走去。
虽同是后宫居殿,但承贤宫独踞一处,赵让以急行军的步伐尚费了一盏茶的功夫才到目的地,他停下脚步,回头见一众高矮胖瘦参差不齐的内侍们上气不接下气地向他拥来,不禁哑然失笑,有意等他们都到了近处,吩咐:“你们守在门口,把气息喘均匀了。我进去看看便出来。”
接了高正总管之职的内侍是位行事稳健的中年,此时虽是追赶赵让至汗出如浆,仍是尽责地道:“贵妃,此宫已无人居住,想来也是疏于打扫,当心脏了衣物。要不,奴婢等人先进去清洁一番?”
“不必,”赵让笑道,“我很快出来。你们留两三个人即可,不必全部守在门口,若让旁人窥见还当承贤宫出什么事了。”
听那总管连声应是,赵让便径自推开宫门入内,宫中既无住客,确如内侍所言,屋内家具摆设蒙尘积灰,赵让在旧日寝殿转悠了一圈,直往后花园而去。
桂树仍在,只是已过了花盛之期,但香气犹存,赵让在树下站了一阵,想起昔日与长乐同将妻妹残躯葬于树下,宛若隔世。
他绕着大树转了几转,仔细留心,不曾在树周围发现任何可疑之处。距离此树约莫二十来丈的地方另有两棵柏树,树并不靠墙,然树下那片延绵至墙根处的草丛,似乎格外繁茂,与其它地方一相比较便能看出差异来。
赵让白日里少有涉足后花园,夜间这一异状并不显眼,且若非有心,谁会在乎花园中哪里的草生得更多?
喜欢琴瑟在御,宠辱两忘请大家收藏:(m.aszw.win),爱上中文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