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印象,当然是陆嘉前世的了。
陆嘉记忆力很好,所知所想又太过庞大,所以这些记忆并不是无时无刻都在表面,而是需要关键字提取,一旦提取之后,前因后果,皆清清楚楚。这个张玮玮,对前世的陆嘉其实很重要,这个《河流之下》,他也熟悉,怪不得会在那么多今天上映的片子里,选了这一个呢。
陆嘉在陆离传媒的第一仗,就是靠的这个张玮玮。
张玮玮是签约了陆离传媒的导演,一直是陆离文艺片市场的中坚力量。陆离需要身为文艺片导演的张玮玮,有口碑,能拿奖,但是受票房限制,资金投入总是不如给那些有志于票房的电影多,张玮玮每次导演电影的资金,还得靠他的制片人搭档到处磨,每次初期好筹资,一旦到了一个关卡了,就再也要不到了。这个资金的门槛,就是文艺片和商业片的投入门槛。
张玮玮也是个奇人,胆子大,每个文艺片都是奇幻风格都需要大量特效的拍法,这种文艺片全世界都找不出几个,而他对特效和场景的需要,也不再是文艺片的资金投入可以满足的,于是他就转型了,彻底沉迷到技术中去。很多文艺青年恨铁不成钢,说张玮玮是屈服于金钱,是堕落走了歪道了,但是对张玮玮来说,人家就想要想大投入来玩技术,那个时候,连演员他都不怎么看中了,反正靠技术合成出来的形象,可以随意打磨。
张玮玮转型后的一个电影剧本,是非传统的英雄剧本。陆离传媒不愿意批准他上交的天价资金申请表,认为从文艺片转成商业片需要谨慎需要试水,资金咔嚓一砍,砍得只剩下原本的五分之一。可这五分之一,已经是国内一流商业片的资金投入了,董事会认为这已经是很看重张玮玮的表现,不然哪个传媒公司敢这么烧钱?
可张玮玮就是不知足,他直接找上了陆嘉。
后来的结果自然是陆嘉扛着压力,不顾董事会的反对在申请单上签字,而那部转型之作,则推翻了中国商业片所能取得的最好票房,且不止如此,它就是在国外,也拿到了不逊色国外商业片的票房,创造了一个来自国内电影的最好成绩,还被列入了各电影学院的经典案例。
而这部商业片和张玮玮最后一部文艺片《河流之下》的男主角,都是同一个,《河流之下》拿了一个国内的一个影帝,那个商业片拿到了国外的一个影帝,男主角从此成了国内演员一流中的一流。
男主角穆思安,也就是上辈子陆嘉去世前的那个情人。
想起这个,陆嘉不由得一笑,还真是挺巧的。
影厅的灯都关了,大屏幕出来了大家都熟悉的龙形图案。《河流之下》,正式开始。
影片开头的背景是古代背景,穆思安扮演的男主角叫小安,他是一个渔夫,靠在大江里打渔为生。一日江里刮起了大风浪,小安心存侥幸没有歇息,在江上不慎被风浪刮到水中。
第42章
张玮玮的电影有一种神奇的魅力。他的色调总是低饱和度暗色调的,人物暴露在外的皮肤,总是沧桑而粗糙。其实这也是一般文艺片的通常特色,但是张玮玮的电影有一点不同,那就是虽然人物对话和主线晦涩难懂,但是他的电影是靠剧情线支撑起来的,节奏很快,能迅速地把一个世界展现在观众面前。
男主角小安是个孤儿,热情开朗,和邻居相处友善,靠在江中打渔为生。他打渔时因狂风暴雨而掉入江中,濒死之际手碰到了江底的一块岩石,岩石松动后露出一个洞,小安被水流吸入后昏迷,再醒来发现自己在江边躺着,以为自己死里逃生,挣扎着回到了家。
故事的转折就从这开始。暗色调更暗,天一直阴沉着,风暴云在天边似卷非卷,随时风雨欲来。小安逐渐发现了怪异之处,为何在街上见到的所有人,都面无表情,毫无笑意?为何往日和蔼的邻家夫妇,却对他异常冷淡?为何这天这地,虽然看上去与原来一样,却总是有微妙的差异感?
两个小时多,在小安的寻找答案之旅中,快速的走过。难得的,这一部和张玮玮之前的常用大量特效的奇幻电影不同,基本上没有特效,乍看就是普通的古代片。小安最终发现,他落江之后以为自己是侥幸存活,却其实是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两个世界十分相似,人也都是那些人,但是心却不同,不会笑,没有清晰波动,也几乎不说话。
小安不堪忍受这个世界的冷漠,试图跳入江中回到熟悉的世界。尝试多次后,小安再次在江边醒来,看到热情的邻家夫妻迎接自己,他以为自己回到了过去,兴高采烈地准备去集市上买点好吃的祝贺自己,夹在热闹的人群中挑选着东西,可是一个晃神之后,小安却发现热闹的集市变了,人还是那些人,可是却变成了麻木冷淡,毫无人味的人群。
小安尝试过多次,每一次他以为回去了,一个晃神之后都会重新陷入河流下的世界。于是结果显而易见,他被同化成了冷漠人群中的一个背影。
影片结束,众人却没有立刻离席。陆嘉醒过神来。这部电影他前世在张玮玮的请求下看过,那时看到的感受却和现在截然不同。那时他毫无心情,完全用利益评估的角度看完,而现在,却情不自禁地被感染了片中主角的心情。
把哲学意味放到古代日常,没有武侠打斗,没有国恨家仇,只有一个渔夫在思索到底是谁出了问题,乍看古代背景毫
喜欢[重生]市井之徒请大家收藏:(m.aszw.win),爱上中文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