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周里,休斯都是全美国最炙手可热的人物。在约翰的安排下,他带着那架“1939纽约万国博览会号”飞机在美国各大城市进行了巡回展出。每到一地,休斯都会受到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俨然成为了美国的全民偶像。
虽然人们关注的焦点主要都集中在了“飞行英雄”休斯身上,但这款d2飞机也开始逐渐被外界所熟悉。在约翰的美金攻势下,各大媒体在报道休斯的同时都不会吝啬笔墨,捎带介绍一下这款代表了“美国航空工业”国际领先地位的功勋飞机。
目前来看,宣传效果非常不错。甚至已经有玩具商主动找上门来,想要推出休斯和d2飞机的周边产品。
不仅是约翰,纽约世博局那边也非常满意这次的宣传效果。他们已经同意为休斯飞机公司预留一个展位,届时这架“1939纽约万国博览会号”将会成为明年世博会的明星展品。
随着休斯和d2飞机的名气越来越大,约翰也开始逐步加大了自己对休斯飞机公司的渗透。约翰太了解休斯的秉性了,相对于天才来说这家伙更像个疯子。如果放任自己在休斯飞机公司的投资不管,到时候不知道要错过多少发财的机会呢。
好在休斯本人对管理公司并没有多大的兴趣。这是个有钱又任性的家伙,只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对钱根本不在乎。
休斯18岁那年就继承了家族企业——休斯工具公司(这是一家为石油开采和加工工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大型公司,是后世著名的美国贝克休斯公司的前身)。但他对石油钻探业务毫无兴趣,很快就把公司甩给了职业经理层,很多年都不去过问。
21岁那年,休斯被骗投资了一部好莱坞烂片,亏了8万美元。心高气傲的他一气之下投身了电影业,一口气买了125家电影院,还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摇身一变成了电影大亨。
1930年,休斯投资400万美元拍摄了一部空战大片《地狱天使》。在这部影片中,他动用了80多架各类战斗机、135名有“一战”参战经验的飞行员,雇佣了好莱坞接近一半的摄影师,拍了90多万米的胶卷。
当时没有哪个电影公司敢这么干,只有他才会根本不在乎能不能收回成本的问题。休斯甚至在影片拍到一半的时候,嫌女主角有一点挪威口音与片中英国贵族的身份不符,强制命令剧组中途换人,之前的胶片全部作废重拍。
最终这部电影上映时,几乎场场爆满,总票房达到了惊人的800万美元。当时美国人对《地狱天使》的观感和后世对《阿凡达》的感觉差不多。虽然影片在情节和艺术上乏善可陈,但光以假乱真的空战场面就足以让他们疯狂了。
要知道30年代好莱坞可没有电脑特技,这些空战场面很多都是真刀真枪拍出来的,甚至有3名飞行员因此在拍摄过程中丧了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休斯也可以算是好莱坞商业大片的开山鼻祖了。
自从拍摄了《地狱天使》后,休斯就疯狂地迷上了特技飞行。后来光开飞机还不过瘾,他又成立了休斯飞机公司,开始自己设计研发飞机。
可以说,飞机公司对休斯来说就是个玩具。他往里面投入了几百万美元,却压根没想过要从中赚钱。在约翰为他拉来志愿援华航空队的订单之前,休斯飞机公司的收入一直是零。
所以,约翰压根没有躲躲闪闪,他直截了当地找到休斯,提出想接管休斯飞机公司的运营。休斯也很爽快,他这些天一直沉醉在觥筹交错的社会聚会中,享受着人们尤其是各色美女的仰慕和青睐,根本没心思考虑公司发展的问题。
他表示只要约翰不影响他研究新飞机,保证他主导的研发项目的资金投入,他就同意约翰接管公司的运营。在休斯看来,约翰这是帮他解决了一个大麻烦。他甚至同意了约翰的提议,拿出15%的公司股份作为管理层的股权激励。
休斯这么慷慨大方,约翰心里是有一丝窃喜的。反正只要他接管了公司运营,如何安插管理层还不是他自己说了算。等约翰吃下了这15%的股份,他的占股比例就超过休斯,成为公司的实际所有人了。
被大馅饼砸昏了头的约翰当即就与休斯达成了协议,去洛杉矶走马上任了。这时候,要是有人能够提醒他“利令智昏”这句老话就好了。
休斯这个人虽然不在乎钱,但也不是傻瓜。他当然知道约翰打得什么算盘,不过他也有自己的考虑。
要求约翰保证研发项目资金这一条就是他给约翰挖的坑。如果约翰公司经营得不好的话,他赚钱的速度还比一定有休斯烧钱的速度快,到时候谁给谁打工还不一定呢。
约翰要是知道,历史上,休斯光为了研发巨型水上飞机kh1就花了1400万美元的话,说什么也不会这么轻易答应他的。(kh1巨型水上飞机全长97.5米,高15.2米,自重300多吨,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可惜研制出来二战就结束了,最后军方一架也没买。)
但是这会,约翰还没意识到问题在哪呢。他兴冲冲地赶到了洛杉矶,出任总经理的第一件事就是给休斯飞机公司搬家。加利福尼亚州是美国航空企业扎堆的地方没错,但也用不着把飞机制造厂建在洛杉矶市里啊。
知道的明白你休斯是为了离自己好莱坞的片场近,图个方便,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在炫富呢。这地皮都比工厂贵好多倍了。学学其它航空企业,在洛杉矶郊外或者圣
喜欢1937全球速递请大家收藏:(m.aszw.win),爱上中文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