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二起二落。曹操罢官不久,由于曹操善古文,又推荐到了议郎的岗位上。在议郎岗位上,曹操敢于揭弊,与权贵们水火不容。尽管曹操蔑视权贵,敢作敢为,其收效甚微。反而是权贵们倒行逆施的行径有增无减。由此,曹操心灰意冷。“太祖知不可匡正,遂不复再言”,离开了议郎这个岗位,这是二起二落。
其三、三起三落。由于东汉末年社会治安日益恶化,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使处于风雨飘摇中的东汉王朝岌岌可危。由此大难之际,朝廷启用曹操,征曹操为骑都尉。后来因有功,任济南相。在这个岗位上,极力整治地方恶霸实力,得罪了不少权贵。由此,担心家人因牵连而受到报复,便借故离开了官场,这是三起三落。
其四、四起四落。金城边章、韩遂事件,朝廷再次征曹操为典军校尉。金城边章事件就是金城人边章,韩遂杀了刺史与郡守,发动叛乱,拥有十多万军队,全国因此震动不安。由此多事之际,朝廷又想起了曹操,征曹操为典军校尉。但此时正赶上灵帝驾崩,董卓专权,朝廷日益混乱。曹操刺杀董卓未遂,逃离京城,这是《三国演义》的说法。《三国志。武帝纪》是说“京都大乱,卓表太祖为骠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意思是说京城洛阳动荡不安,董卓上表推荐曹操为骠骑校尉,想和他共同商议政事。曹操就改换了姓名,从小路逃回了东方。裴松之注引用《魏书》的话说是“太祖以董卓必覆败,遂不就拜,起回乡里”。不管是何种理由,曹操终归是离开了朝廷,逃回到了家乡,这是四起四落。
第三个特征、摇摆不定。处于这一时期的曹操,摇摆于迷茫与探索之中。
曹操在地方上做官,处处感到力不从心。洛阳北部尉任上,干得有声有色却受到权贵们的排挤与打击。在济南相的岗位上尽管政绩斐然,使“一郡清平”。由于得罪权贵,想到家人的安全却不寒而栗,不得不借故离开官场。
在朝廷为官,受人鄙视,根本没有自己的发言权。议郎任上勇于进谏,不但收效甚微,反而招来的是社会风气更加恶化,由此而心灰意懒。在典军校尉任上也是人微言轻,每每说话总是遭到权贵们的蔑视。
回到家乡想潜心读书,过一种远离市井的田园生活。“筑室城外,春夏习读书传,秋冬弋猎,以自娱乐”。但现实使曹操无法安下心来,用曹操自己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的话说是“然不能得如意”,还是无法远离凡尘,不得不应征入世为官。
董卓倒是看上了曹操,想与其合作,邀请其参与政事。但曹操自己却认为董卓最终必然会灭亡。不屑与其为伍,并故意接近董卓,企图刺杀董卓。
此时的曹操就处于这样一种迷茫、动摇、探索之中。用曹操自己的诗句作概括就是“昏鸦三匝,何枝可依?”
第四个特征、作茧自缚。曹操为什么会处于这样一种迷茫、动摇、探索之中?在我看来,用一个词语概括就是作茧自缚,具体讲有四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曹操的出身制约了曹操。曹操出身宦官之家,几代人享受朝廷恩惠,现在朝廷日益衰落,有心维护汉朝的没落统治,却找不到出路,因此迷茫。
第二个原因是他的性格造成的。从小养成的任性,一意孤行的性格,使他有不信邪,敢于碰硬的直性子。做事没有想到谋略,不顾后果,只是由着性子来,所以四处碰壁。由此,才心灰意懒,由此才迷茫与动摇。
第三个原因是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从他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中可以看出,在这一个时期,最初的理想就是尽力为维护东汉没落王朝的统治做点事。做一个东汉王朝的忠臣,博个好名声。用他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的话说“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这从他反对袁绍废汉灵帝立刘虞这一事件中可以看出。
第四个原因是曹操人生经历有限,涉世不深以及与曹操自己所接受的封建教育有关。对腐朽没落的东汉王朝缺乏认识,不能从根本上认识东汉王朝没落的根本原因以及必将灭亡的必然性,对新兴的农民起义由于自身阶级地位的局限性无法认识其推动社会前进的历史意义,既有时代的局限性,也有自身的局限性。时代的局限性是受儒家传统的忠君报国的思想影响太深。只想忠君报国,把他的那个本不应该当作国家象征的君当成了国家的象征。把那个本应是国家主体的农民及广大劳动人民当成了奴隶。所以无法摆脱时代对自身的约束,其自身的局限性就是他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说的“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自己直至到死也没有敢于彻底否定他心目中的那个没落王朝。
结论:这一时期尽管曹操还处于迷茫、动摇、探索之中,但是处于迷芒、动摇、探索之中的曹操还是有进步。那就是认识到“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在现实社会
喜欢解码三国英雄请大家收藏:(m.aszw.win),爱上中文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