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我们说到高肇等叔侄三人,从朝鲜半岛盖马高原的苦寒之地来到洛阳中州这个花花世界,比起《红楼梦》里的“刘姥姥进大观园”有过之而无不及。不用说洛阳威严的皇宫,仅仅是洛阳普通街巷的繁华,已经亮瞎了他们的双眼。联想到现如今我们的“哈韩哈日一族”,趋之若鹜地到韩国整形,到日本买马桶盖,真是让人不禁唏嘘。
话说元恪由于想念娘家人,就在大殿之上接见了高肇、高显、高猛三人,并册封高肇为平原公、高显为澄城公、高猛为渤海公,三人在一天之内同时富贵。史载高肇三人惶惧失措,完全不懂礼仪,尽管皇帝对他们恩遇有加,但他们还是招致当时北魏上流社会的鄙夷和轻视。所以我们在上一章说高肇自称祖籍是渤海脩县,也是源于这种无可奈何的自卑吧。
可根据史书记载,宣武帝仅仅是因为“想娘家人”才把高肇等人召到洛阳的吗?其实真相并不是这样简单。
我们在“托孤的博弈”章节曾今跟大家交代过,元宏死后,帝国政坛其实最有资历和能力挑起大梁,指导帝国前行的人选就是当今皇上元恪的六叔彭城王元勰。但是元勰不愿意身陷政治的囹圄,坚决不愿进入中央为官。最后,元宏给元恪还是留下一个“六大臣辅政”的政治格局,然后撒手人寰。
在同一时期,南朝的萧鸾也给萧宝卷留下同样的“六大臣辅政”的格局,但是结果我已经跟大家讲了,萧宝卷的“六大臣”全部被萧宝卷杀掉,而南齐政局也因此而陷入风雨飘摇之中。北魏的“六大臣辅政”的政治格局乍一看和南齐的很相像,但只是形似而神不似。其中区别最大的有两个变数:1、北魏除了“六常委”,还有一个能力超强、威望更高、但淡出中枢的彭城王;2、北魏的“六常委”中,并没有外戚的势力。
谦虚自抑的彭城王虽然不在中央为官,但由于他很高的威望,对于手握大权的高级官员就是一个威慑,谁要有不臣之心,当然要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是否能盖过彭城王才行,否则突然发动“政变”,必然会遭到彭城王元勰等保皇派的反击。所以彭城王的存在绝对是北魏政坛的定海神针,尽管他不愿意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未来也必然会遭到有政治野心的人的憎恨。
而外戚的势力在北魏朝一直受到压制,这也源于帝国立国之初就设定的“立太子,杀亲母”的基本国策(冯太后的当权具有特殊性,而且和传统的“外戚专权”也不甚相同,冯太后是自己掌权,东汉朝的“外戚”都是舅家,母亲和舅舅的区别大家可以慢慢体会)。不过北魏帝国的这个“优良传统”即将被打破,此乃后话了。
但貌似更加优秀的政治格局是否能接受实践的考验呢?接下来,我们就把目光转向“六常委”咸阳王元禧、北海王元祥、尚书令王肃、广阳王元嘉、任城王元澄、吏部尚书宋弁,以及“急流勇退”的彭城王元勰的身上,来看看他们的结局,以及对北魏政坛的影响吧。
吏部尚书宋弁是个中规中矩的官员,可惜,在孝文帝托孤把他列为“六大臣”的同时,宋弁自己也病入膏肓,之后跟孝文帝一起驾鹤西行了。广阳王元嘉是孝文帝的叔祖,辈分很高,但政绩平平,史书并未记载他有多少显赫的功绩,倒是说他喜好饮酒,讲究排场……不过疏远的血统加上不醉心权势的性格(政治不出头,好酒好财,确实是“韬光养晦”的好手)倒是保护元嘉一生平安,史载皇帝元恪因为元嘉辈分很高,对他比较尊敬,而元嘉最后无疾而终,算是个有福之人。说完宋弁和元嘉这两个故事最简单的辅政大臣,我们再来看看小诸葛王肃和任城王元澄的故事。
我们知道,王肃来自南朝,是因为报家仇才投降的北魏帝国。没想到来到北朝,王肃就受到孝文帝超出一般的喜爱和提拔与重用,不仅王肃在孝文帝汉化改革时为帝国出谋划策,当元宏大举南征之时,王肃也独自统领中路集团军群,是帝国南下侵略的急先锋。于是后来元宏病重托孤之时,就把王肃一步到位提拔至尚书令(国务院总理)这个高位,可见对王肃的信任。
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他的两面性,元宏对王肃“绝对的信任”,就遭致帝国朝中众多鲜卑大臣“绝对的嫉妒”。史书中就记载多处鲜卑大臣对于王肃的不满和抵触,而这里面最不满的就是我们的这位任城王元澄。我们在前面连载中多次提到元澄,在孝文帝亲政早期,元澄是元宏十分倚重的大臣,但是后来当王肃来到北魏之后,基本替代了元澄原先在政府中的地位。
不过这种不满也有可能是元澄看到孝文帝过于激进的汉化改革有可能会危及帝国统治(而汉人王肃一定是鼓动皇帝进行决绝改革的助力),所以多少改变了他原先支持元宏改革和迁都的初衷(像元澄这样的鲜卑大臣应该还有不少),但皇帝天威难犯,于是自然而然就把怒气转移到王肃的身上。
而导致这种不满以及矛盾升级的导火索却是元宏托孤的安排,我们知道王肃被任命为尚书令,而元澄则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在“后孝文时代”的政治格局中,王肃居然变成了元澄的顶头上司,元宏生前以及葬礼之时,元澄自然不敢发作,可是一旦一切事情尘埃落定,在新皇帝元恪面前,元澄必然有话说。
史载就在元宏病逝前后,南齐帝国投降过来一个将领严叔
喜欢铁血魏晋南北朝请大家收藏:(m.aszw.win),爱上中文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