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便到了8月20日这天,肖飞已买好了去魔都的火车票,晚上8点多的火车,他准备中午吃过饭就动身,先乘长途公交车到x市,再从x市坐火车。
肖飞家老房子已被扒掉,整个的院子成了个大工地,新楼已经打好了地基,地面部分的墙体正在紧张施工中。
大致估算了下,肖飞心想,照现在这速度,用不了十天,自家的小楼就能完工。
8月17那天,肖飞收到了知音、家庭、女友三家杂志社的稿费。
他在这三家杂志上发表的都是4至6千字的情感小说。
但即便如此,稿费仍然算得上不菲。
知音上的那篇文章稿费单上显示数字为2400多元,大约是千字400多的样子。像知音这样的偏纪实类的杂志,虚构类的小说、情感故事稿费要比纪实文章少得多。要知道,这个时候知音杂志已经开出了最高千字千元优稿优酬的高稿费,但那主要是针对重磅纪实稿件,虚构类的文章比这个要少上一半还多。
家庭给的稿费也有2300多元,稿费额度跟知音属于同等级。
但家庭杂志跟知音上的文章偏重度显然是不太一样的,家庭比较重视情感类的小说和故事,类似的栏目也比较多。
女友杂志寄来的稿费单就少了许多,1200多元,稿费大约在千字200多元。
三张稿费单子又是合计6000多点。
却是一下就解了肖家建造新楼所需钱款缺口颇大的燃眉之急。
稿费单依旧是林春丽亲自送到肖飞家里的。因为肖家在建新房,村里不少人过来帮忙,肖飞再次收到大额稿费单的事实再次轰动了整个村子。
不知多少人嫉妒、羡慕得快要发狂。
当晚就有一些村里的婆娘领着自家的孩子过来找肖飞,死缠烂打地求肖飞教教自己的孩子怎样写稿赚稿费。
肖飞被烦得不行。
那时,他的长篇正写到要紧处,要结尾了,哪有时间应付这等烂事。
再者,写作这件技能并没什么捷径,不是一教便能学会的,需要自己有悟性,多读书多练笔,边写边想,写得多了,读得多了,想得多了,写作水平自然而然就上来了。
他如是告之,却被村里那些女人男人当成是敷衍他们,一个个十分的生气。
他们认为,肖飞一定有快速写好文章的秘诀。
他们觉得,大家都一个村的,你吃肉,怎么着也得让俺们喝口汤,利益均沾一下。
好不容易把这些人给打发走,却是把肖飞自己搞得心浮气躁。
第二次收到大额稿费后的几天里,每天都会有人悄悄窥探正在肖家后院爬格子的肖飞,一个个眼里冒着绿光,跟一群盯着块小鲜肉的饿狼似的。
他们恨不得扑过去,把肖飞手里的笔给抢下来折为两段。
这显然对肖飞干扰很大。
但幸运的是,他自我控制力还是很强的,总算是将《陆地行走的鱼》完美收官。这部小说总共31万6千字,算得是一个真正的大部头了。
当然,跟后世动辄几百万字的网络小说相比,还是有点小巫见大巫。
中午吃过饭。
肖飞背起装得鼓囊囊的背包就跟父亲说:“爸,我走了。”
父亲还蹲在院子里的一棵梧桐树下端着个大瓷碗吃捞面条,听了抬头看了肖飞一眼,无奈地摇了摇头:“飞,真不知道你为啥一定要去上海,你长到这么大还没出过这么远的门。”
哥哥把碗放到地上,看着父亲说:“爸,你要是担心飞,就让我跟他一块去呗,也有个照应。”
哥哥跃跃欲试,很是兴奋。
那可是上海,全华夏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
年轻的时候,谁不想去远方走走看看。
“你就算了吧!飞是去办事,你跟过去算啥意思?净浪费钱,你不能去!”母亲在旁接腔道。
肖飞笑笑,早很多天他就跟父母通告过自己要去魔都的事,他们也勉勉强强答应了。
现在无须再多说什么。
他跟家人挥挥手,便迈步朝着外面走去。
父亲蹲在树下没有起身,仍然在扒拉着碗里的面条,可他的眼却一直盯着肖飞的背影。
母亲、哥哥和姐姐却追上去送肖飞。
他们嘴里叮咛着。
母亲说:“你钱偷走了。”
姐姐说:“飞,不要和人起冲突,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日难,别人要是欺负咱,咱能忍的就忍下了。”
哥哥说:“飞,到了上海就拍个电报回来,报个平安。”
村里人看见他们一行,纷纷跟他们打招呼,不少人也加入到相送肖飞的行列,到最后,竟然滚雪球似的聚起几十号人。
在这还没兴起打工潮的时代,西里村这样的穷村僻壤出过远门的人太少了,有很多老人一辈子去过最远的地方可能就是县城。
所以,他们对上海这个神秘的大都市都是十分的感兴趣。
直到肖飞坐上前往x市的长途车,还有人隔着车窗在向他问东问西的。
长途车终于开了,一堆人挥舞如林的胳膊。
肖飞这才松了口气,闭上眼回味着。
背包里装着几件换洗的衣裳,钱在贴身的短裤袋子里装着,这是母亲特意给他缝上去的,恰在小弟弟的前方,只要稍一动弹,他就能感觉到那叠硬纸的存在。
只是,太别扭了点。
这么热的天,把钱装在那个地方,不沾染上騷臭味儿简直是不可能的。
最重要的,《陆地行走的鱼》的小说草
喜欢文艺圈枭雄请大家收藏:(m.aszw.win),爱上中文网更新速度最快。